2024.03.21 22:34
第二十三期 2013年11月26日中兴遭两家美国企业专利诉讼
文章来源:北京家居行业协会公众号
2013年10月,中兴通讯财报披露了两家美国公司先后起诉中兴通讯涉及"专利侵...
2013年10月,中兴通讯财报披露了两家美国公司先后起诉中兴通讯涉及"专利侵权",但中兴通讯在初裁中均已胜诉。
2012年5月,美国FlashpointTechnology,Inc.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和Delaware联邦地区法院起诉中兴通讯及其全资子公司ZTEUSA,Inc.(以下简称美国中兴)侵犯其图像处理相关技术专利。同年7月,美国TechnologyPropertiesLimitedLLC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和California联邦地区法院起诉中兴通讯及美国中兴侵犯其芯片专利。以上两个案件的同案被告均包括行业内的其他公司。2013年,ITC分别就以上两个案件发布初裁结果,裁定中兴通讯及美国中兴未侵犯涉案专利,未违反337条款。
企业"走出去"可能面临的专利风险
我国企业"走出去",谋求海外发展是一个必然趋势。但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会面临各种知识产权风险,特别是专利风险。以下重点介绍一下企业"走出去"可能面临的专利风险。
1.在国内没有问题的专利到国外可能产生纠纷
专利同其他知识产权一样,具有地域性。国内一些企业的产品在国内没有遇到专利侵权纠纷,但是一出口到国外就产生专利纠纷,被指控专利侵权,甚至被查扣、封存、责令赔偿。其根本原因是专利具有地域性。各国专利制度存在差异,一个外国企业的智力成果在我国没有申请专利、取得专利保护,不等于在其他国家也没有申请专利、取得专利保护。
2.到海外参展的产品可能被指专利侵权
国内企业到海外参展是我国企业走向世界的重要步骤之一,其中同样存在着专利风险,特别是到欧洲去参展,风险更大一些。在2006年法国巴黎举办的世界制药原料展览会上,在2007年、2008年全球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信息及通讯技术博览会德国汉诺威Cebit电子展会以及2008年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大展德国柏林IFA展会上,我国均有多家参展企业被以"可能涉嫌侵犯专利权"为由遭遇主办国海关的突袭查抄,多款参展产品被没收。
3.专利构筑的非关税壁垒成为专利风险
以专利构筑的非关税壁垒往往是与标准捆绑在一起的。目前,我国企业在小商品、小家电、玩具、日用百货品等领域的制造活动中,已经具备了相当先进的开发能力和设计水平,许多产品的生产已由来样加工改为ODM(定设计加工)。从2006年开始,欧盟规定,欧盟市场上的打火机必须加装防止儿童开启装置,禁售新奇打火机,而儿童安全锁的专利技术大多属于欧洲的一些公司。该项规定的执行,成为了限制我国打火机进入欧洲市场的重要非关税壁垒。类似情况还出现在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彩电销售上。
4.产品在海关过境时可能遭遇查扣的专利风险
近些年,发生了多起欧洲国家海关对过境转运的印度生产的仿制药进行查扣的案件。印度生产的仿制药在印度是合法的,在出口目的地的拉丁美洲国家也是合法的,而在过境转运的欧洲国家,这些被仿制的药品却是处于专利保护之下的,转运仿制药被专利权人视为"未经许可"的行为,构成侵权,因而产品在海关过境时被查扣。对此,我们的企业也应该充分注意并防范此种专利风险的发生。
5."337条款"造成的专利风险
美国于1986年首次对我国大陆企业发起"337调查",涉案产品主要涉及电子工业、化学工业、轻工业、机械工业、汽车工业、皮革工业,其中60%以上的案件针对机电产品。截至2012年10月,美国共发起"337调查"860起,其中涉及我国大陆企业的达到153起。据统计,从2002年至2012年9月底,我国企业已遭遇"337调查"近140起,其中90%涉及专利,我国已连续10年成为"337调查"的主要对象。
企业如何应对海外专利风险?
1.树立专利风险意识
首先企业要高度重视防范海外专利风险,要充分了解、熟悉国外的专利制度和规则,如出口产品的目的地和转运地的专利制度和规则,包含或者涉及一些外国专利的国际标准、外国标准或外国企业标准以及美国"337条款"等相关的制度和规则。
2.完善应对风险措施
企业要想正确应对海外专利风险,应该建立自己的专利预警机制,应密切结合本企业的产品和相关技术领域,建立专利跟踪、检索制度,定期对相关领域的专利文献进行检索和分析,充分运用专利制度,加快企业走向海外的步伐。
3.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应对海外专利风险,需要较多的人力和物力,对于一个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而言,往往会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企业要加强与行业协会的联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优势,组织全行业的人力、物力,共同支持、保障企业应对海外专利风险。
4.加强企业自主创新
企业应对"走出去"面临的专利风险,最根本的出路在于自主创新。只有拥有自己的专利,企业在应对专利侵权指控时,才会更有底气和信心,才会拥有通过谈判谋求和解的实力和条件。(此文由北京12330提供)
文章来源:北京家居行业协会公众号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北京家居行业协会公众号,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