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连锁经营 / 第五期2013年9月24日

第五期2013年9月24日

2024.03.21 22:34

文章来源:北京家居行业协会公众号

摘要:

中兴、华为连胜美国两宗337专利调查  近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以下简...

中兴、华为连胜美国两宗337专利调查


  近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以下简称"ITC")主审法官对"无线消费性电子设备及组件337调查案"做出初裁,裁定被告华为、中兴两家公司在美国市场销售的相关无线电子设备,未侵犯相应专利,也未违反美国本土相关规定。


  商务部表示,本案是两家公司经过艰难诉讼取得的第二起337调查案初裁获胜,客观反映了中国企业的竞争实力,有力地鼓舞了企业应诉信心。


  自2011年8月起,华为、中兴已经遭遇多起"337调查"。在这次337调查案初裁获胜之前,华为、中兴曾于今年6月在无线3G设备337调查案中首次初裁获胜。


  去年8月,ITC决定对来自中国及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无线电子设备及其组件发起"337调查",以确定相关产品是否侵犯美国企业的专利权,华为、中兴、HTC等企业均被列为调查对象。


  ITC表示,此次调查是基于去年7月24日美国加州三家公司的申诉,一旦涉案企业最终被裁定违反了"337条款",相关产品将被禁止出口到美国,并彻底丧失在美国市场销售的资格。除上述中国公司外,调查对象还包括日本、韩国、加拿大、瑞士以及美国本土的多家企业。


  2013年上半年美国337调查情况综述


  统计显示,2013年上半年,美国共发起337调查24起,比上年同期的29起下降17.2%。其中,涉华337调查10起,比上年同期的11起略降9.1%,但仍居美国337调查涉案国之首,占比达41.7%。


  在2013年上半年的24起337调查中,涉案产品分别涉及电子、轻工、机械、汽车以及化学5个行业。其中,涉及电子行业的产品最多,达14起,占比58.3%。同时,电子行业也是美国涉华337调查的最主要行业。而专利侵权仍是上半年美国337调查的主要诉由。


  此外,上半年,在将我国企业列为强制应诉方的案件中,涉案企业主要涉及广东、上海、江苏以及陕西4个省份(1起案件可能涉及多个省份)


  如何避免成为337调查的被告


  1.在生产对美出口产品时,先初步调查美国同类产品中是否适用相同或类似技术、外观设计及商标;


  2.在接受进口商委托生产对美出口产品的订单时,在委托加工合同中加入关于知识产权侵权纠纷的免责条款;


  3.生产或出口前委托有关中介组织进行检索,减少侵权的可能性;


  4.委托律师出具出口产品不构成知识产权侵权的法律意见书。


  337调查应诉时的注意事项以及不应诉的后果


  应诉时应注意的事项


  首先,要根据案件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法院起诉。不同的法院有不同的程序,有一些法院行事更快,有一些法院更了解专利法,还有一些法院更愿意采取简易程序。


  第二,不要去反对美国证据发现的规则。进入诉讼时,法官一般会要求诉讼双方交换信息。如果你拒绝提供的话,实际上也就是不遵守信息告知程序,违背了法院令,将会被严重制裁。


  第三,要准确翻译,在案件中,如果翻译出现了问题,将会影响到整个案子。


  第四,在公司的日常活动中要注意保留相关文件,特别是那些重要的文件,这些文件或许会在未来的诉讼中有用。如果这些文件被毁,法官可能会作出对你不利的判决。


  第五,,公司要有足够的知识产权专家来处理公司在运营过程中出现的知识产权问题。


  第六,企业在进入美国市场之前,应确保产品进入美国市场不会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这要求做两件事:一是中国公司必须要有经过良好培训的知识产权律师或者专业人士来帮助你进行考察,看看你的产品是否会侵权;另一个是找一些美国公司来帮助你审查美国的知识产权市场,看看是否有侵权的状况。


  不应诉的后果


  337调查程序中,被告如果不应诉,可能会被认定为是缺席被告。一旦USITC就某一被告做出缺席裁定,原告在申请书中对缺席被告的指控将被认定是真实的,其可以向USITC提出对缺席被告立即采取救济措施。USITC可以在认为不影响公共利益的情况下,对缺席被告采取排除令、禁止令或两者并取。


  北京12330介绍(4)--部门协作机制


  2006年,北京12330成立之初就与市知识产权局、市工商局、市公安局等9个行政执法机关建立协作机制,快速处理举报投诉,每季度向各有关部门提供"保护知识产权数据季度快报",每半年召开"部门衔接工作沟通会"。截至2013年6月,已成功转交并办结举报投诉千余件,办结率达95%以上。


  北京12330还与北京市各知识产权举报中心、执法部门、司法部门建立了沟通会商研讨机制,共同开展重在疑难案件研讨、课题研究等工作。(文章来源:由北京12330提供。)

文章来源:北京家居行业协会公众号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北京家居行业协会公众号,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0)
0/200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