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连锁经营 / 【消费观察】电视为何失去了这届年轻人的“爱”?

【消费观察】电视为何失去了这届年轻人的“爱”?

2024.03.22 14:41

文章来源:四川省家俱行业商会公众号

摘要:

应该有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电视在家庭中的“地位”已经大大下降,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

应该有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电视在家庭中的“地位”已经大大下降,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早就不再依赖电视。随着手机和电脑成为现代人的标配,地铁里,全都是拿着手机刷视频、追剧的“低头族”;回到家,平板、电脑等是看直播、电影、玩游戏离不开的重要“伙伴”。


大多数年轻人已经完全离开电视,进入了移动设备的时代,只有少数老年人可能还会正儿八经坐在电视剧前看剧、看新闻。此前,小编自己的家装修也选择了没有电视的“去客厅化”设计,更有很多年轻朋友们也选择了“无电视”设计方案。


在20世纪末期到21世纪初期,这个被称为家庭“四大件”之一的时代宠儿——电视机,在当今通过手机和电脑成为信息获取主要渠道的时代,似乎已经从“必需品”沦为了可有可无的地步。


有家电调研机构发布的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彩电市场零售量为3835万台,同比下降13.8%。在《2021年中国年轻人居家生活调查报告》中显示,年轻人搬家时最倾向优先丢弃的TOP10家电中,电视机居首位,占比高达25%。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不喜欢看电视了呢?

01

内容的迁徙

从报告中看到,电视机的销量下滑幅度较大,这可能并不是电视机本身的原因。电视机原本只是一个硬件,而用户的需求在于“硬件+内容”,在此情况下,由电视提供的内容质量、数量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电视机的销量。


我们记得,曾经中央卫视和各大地方卫视,是为人们提供信息和放松娱乐的重要支柱。比如,父亲爱看CCTV-5体育频道,妈妈们喜欢CCTV-8电视剧频道,小朋友们则爱看CCTV-6电影频道、CCTV-10科教频道和CCTV-14少儿频道。最记忆深刻的可能是新闻联播,至今每晚7点打开电视,都逃不过它的“围剿”。


那个时期,人们的娱乐内容和活动都相对有限,而电视机就是打开大千世界的魔力窗口,让我们了解世界的广阔、地域的辽远,大家会因为定时播放的节目而准时坐到电视机前,尤其每年春晚更是成为家人们聚团圆不可缺少的活动之一。


然而,随着时代变迁,互联网飞速发展,网络的出现为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提供了更多选择,电影、电视、动画片等不再需要准时收看,或错过等重播,各种移动设备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看到各种想看的节目、影剧,但大家好像又对什么节目都不太感兴趣了。


据央视网报道,《2022年春节联欢晚会》的海内外跨媒体受众中,电视端收看为5.38亿人,移动端收看为7.58亿人。不知从何时开始,除夕夜一家人围坐在电视前的习惯已经不再常见,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人选择在移动端收看春晚,坐在电视前已经变成了一个颇有“仪式感”的事情。


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并不是电视机的错,而是信息内容从电视向移动设备进行了迁徙。问起身边人看视频、追剧的地方,多半都是优酷、爱奇艺、芒果等热门视频软件,使用的设备也是手机、平板等移动工具,因此,曾经每晚八点半的客厅追剧场景,变成了上下班的地铁上、就餐期间的餐厅里。


在家庭支出清单上,每年都会有一次的有线电视费,变成了各大视频网站的会员充值记录;以前电视标配的“机顶盒”,也变成了各种造型小巧的“电视盒子”。电视成了客厅摆设,连很多打工人租房也不再将电视视为必要家电选项。


或许你会说电视不是有投屏功能吗,为什么会成为摆设?事实证明,并没有多少年轻人在用投屏功能,这并没有成为电视机与移动设备沟通的桥梁,反而让人更加意识到两者之间在内容上的撕裂。

02

设备的撕裂

投屏没有成为电视的“救世主”,而是充当了“大屏劳动力”的角色。


小编深有体会,如果你尝试将某一部喜欢的电影,从手机视频端投屏到电视观看,会发现有些只提供低画质的选项,想要获得高清画质则需要在电视端下载对应的客户端才能实现。


而当你在电视上下载了客户端以后,你会发现,原本只需要手机端app会员就能观看的内容,在电视上还需要充值电视端会员,这两者的会员权益是明显不互通的,就像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一样,你永远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踩中下一个互联网游戏的陷阱。


从政策规定方面来看,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因为电视端会员必须按照广电总局《持有互联网电视牌照机构运营管理要求》(广办发网字[2011]181号)要求,而互联网电视内容服务平台只能接入到总局批准设立的互联网电视集成平台上。这其中的根本原因就是这两者并不是共用一套系统,就像固定电话和手机,因此,二者的花费并不通用。


以固话、手机和宽带为例,这三者形成了收费套餐,视频平台其实也提供了这样的便捷服务,为用户避免了繁琐的开通步骤,有“移动设备+TV”都能享受特权的VVIP,只是收费更贵一些。比如,爱奇艺的会员等级有“黄金VIP会员”、“星钻VIP会员”,前者只能在手机、平板、电脑端使用,而后者则能够在前者的基础上也支持电视端享受会员权益。这样的模式看似打通了移动端与电视端的会员权益,实则玩儿的是捆绑销售的套路。


可见,投屏并没能帮助电视机夺回“一家之主”的地位,还反过来将用户推向了移动设备,让人们更加意识到移动设备的方便。不过,这些视频平台打电视用户的主意还能够理解,毕竟电视是剧集和综艺的老家,但是像抖音、快手和虎牙这些“异乡人”,为了吸引用户、扩大流量,也通过直播投屏切入了电视用户这块大屏蛋糕。


当前的短视频和直播的流量已经从高速增长的时期逐渐进入存量时代,因此便开始打起了电视用户的主意。例如,直播平台虎牙推出TV版应用“云视听虎电竞”,抖音和快手也在移动端直播界面增加了投屏功能。


相比移动设备小屏幕的缺陷,电视端的大屏能够带给用户更为“沉浸式”的观看体验,在以用户需求和体验为导向的时代,如果能够在固定场景实现无缝连接的话,大屏的使用体验明显优于小屏,这也是直播平台布局电视端应用的原因。


但在互动性方面,电视端还是很薄弱,对比手机和电视端的直播观看发现,原本主播在请求粉丝给他刷点免费的小礼物,手机端可以轻松实现,而电视端则没有,那么缺少了这样互动性的直播还能成为直播吗?


因此,可以看出,移动端和电视端的区别并不只是屏幕的大小,更大、更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两种完全不同的使用体验,这种内容观看体验的撕裂感导致了人们仍然暂时无法重返电视机的怀抱。

03

技术的窘境

另一个导致电视逐渐失宠的原因就是硬件技术更迭缓慢。与芯片的更新迭代相比,电视机技术的迭代速度远远跟不上,甚至是停滞不前的。打个比方,价位相同的情况下,三年前的芯片和现在的相比,其性能已经落后许多,而三年前的电视清晰度却没有比现在的电视差多少,与今天相同档位的电视机相比,现在的产品之所以比三年前的产品使用体验更好,也多半都是芯片的功劳。


电视机技术历史中,具有颠覆性意义的革命技术更迭寥寥无几,可以简单总结为:“CRT→背投→PDP→LCD→OLED”。


其中,CRT时代,让电视机从黑白步入了彩色时代,其优点是亮度高、对比度好、色彩鲜明,缺点是机身笨重,很难薄型和轻量化,并且技术限制了屏幕尺寸无法做大。


背投时代,即背后投影的电视机,是一种假借投影和反射原理,将屏幕和投影系统置于一体的电视显像系统。其优点是尺寸可以轻松做到43英寸以上的大屏,但由于机身厚重、重量大、寿命短等原因,还是在经历了短暂的辉煌之后落下了时代的帷幕。


普遍意义上的现代电视机技术是等离子电视,也叫PDP电视,与此几乎在同一阶段诞生的还有LCD电视,这个也就是当下主流的“液晶电视”。等离子与液晶的这场技术之争早在2005年,从市场占有率来看,后者就已经代替等离子电视成为时代主流,目前很多家里仍然还是LCD液晶电视。


近年来OLED技术的出现,倒是让电视技术百尺竿头又进一步。这一技术提供的显示密度和可视角度都高于PDP技术,因而也成为目前电视市场的发展趋势。但由于成本限制,动辄万元的市场售价使得消费者只能望而兴叹,并且由于技术进步尚未发生质变,多数普通消费者的选择依旧是LED电视。






1.0x
1080P

电视技术的缓慢更迭,让消费者的目光聚焦到了投影仪等大屏产品上面,在内容和技术的双重限制影响下,电视逐渐被人们放弃,如何挽留这些选择“无电视设计”的年轻人,应该是当前电视行业亟待解决的一道难题。


(
END
)


声明:文章源自网络,页面展示内容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商会立场,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在最短的时间内删除。

文章来源:四川省家俱行业商会公众号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四川省家俱行业商会公众号,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0)
0/200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