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加盟技巧 / 巡湘记掌舵人欧阳俊平:以地道湘味与湘西文化拓局沪上餐饮

巡湘记掌舵人欧阳俊平:以地道湘味与湘西文化拓局沪上餐饮

2025.10.29 10:01

文章来源:餐饮查

摘要:

在餐饮口味日趋浓烈的当下,湘菜凭借其鲜明的辣味特色赢得众多食客青睐。2015年7月,主打湘西风情与地道湖南味道的“巡湘记”在上海诞生,凭借对本土食材的坚持与文化场景的营造,迅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当前餐饮市场口味趋向浓重,若缺乏鲜明特色与味觉冲击,很难留住食客。湘菜以辣见长,深受消费者喜爱。2015年7月,一家风格鲜明、融合湘西文化元素的湘菜品牌——巡湘记,在上海正式亮相。短短不到三年间,门店数量由1家拓展至7家,虽扩张节奏稳健,却已在业内积累了良好口碑。

品牌创始人欧阳俊平始终坚守“选用湖南本地食材,还原地道湘味”的理念,在产品打磨、空间设计、品牌定位及推广策略上持续深耕。2017年,巡湘记从城市边缘商圈逐步进驻副中心,继而落子主流购物中心;2018年,品牌进一步聚焦势能建设,继续以湖南文化为内核,用本土食材烹饪正宗湘菜,致力于在上海打造一扇展示湖南风情的“文化窗口”。

巡湘记创始人欧阳俊平

聚焦细分赛道 坚守纯正湘菜

上海湘菜品牌林立,如何在成熟市场中突围?当不少同行为迎合更广泛客群而混搭其他菜系时,巡湘记选择反其道而行,专注深耕湖南菜这一细分领域。

“早年我们运营过其他湘菜品牌,曾尝试加入非湘菜菜品以扩大受众,但顾客反馈‘不够正宗’。”这一反馈促使欧阳俊平重新思考品牌方向——既做湘菜,就应做到纯粹。“观察当下成功的地方菜系品牌,无一不是根植地域文化、专注本帮风味。”由此,巡湘记确立清晰定位:紧扣“巡湘”主题,面向上海约80万湖南籍人群,复刻记忆中的家乡味道。

为保障风味纯正,巡湘记80%的食材直接采自湖南,涵盖新鲜蔬菜与活鱼等。就在接受采访前不久,欧阳俊平刚从湖南某县乡村完成一轮食材考察。“我们深入县乡农户,直采一手原料,既确保新鲜度,也有效控制成本。”

巡湘记特色

沉浸式湘西场景 营造浓厚文化氛围

“巡湘记追求的是‘回归’——食材回归原生态,烹饪回归传统,空间回归质朴自然。”欧阳俊平认为,仅靠菜品不足以传递“最湖南”的品牌内核,必须将文化元素融入空间体验。因此,巡湘记门店历经三代迭代:一代“湘西院落”还原湘西民居生活;二代“洞庭渔家”呈现湖区渔民日常;三代“洞庭集市”则再现渔获归市的热闹场景。

欧阳俊平坦言,此类文化造景虽增加初期投入,却显著提升品牌辨识度。“首家门店正是凭借独特形象吸引顾客驻足,再以产品与服务实现复购,形成良性循环。”此外,明档现制的湖南小吃也成为亮点。例如中山公园龙之梦新店采用开放式档口设计,成效显著——小吃销售额占比从初期的4%-5%跃升至超10%。

巡湘记店面

强化商场联动 持续释放品牌势能

2015至2016年,巡湘记多布局于城乡结合部但潜力突出的购物中心。2017年起,伴随品牌势能积累,开始进驻合生汇、中山公园龙之梦等核心商圈标杆项目。欧阳俊平对新店设下明确目标:开业后须稳居商场人气榜单前五。

“达成目标,首要是品牌与商场调性契合,在选址匹配基础上,优选高客流动线位置。同时,商场内部的广告资源至关重要。”他强调,品牌入驻初期会集中投放吊旗、吊幔、灯箱等点位,以此快速建立认知并维持热度。这一策略充分体现了巡湘记对品牌建设的系统性投入。

巡湘记民族特色

稳中求进 探索多元门店模型

过去两年多,巡湘记坚持稳健扩张。2018年,品牌仍将深耕上海市场,计划新增3至5家门店,其中2家将落子主流商圈。

除延续约450平方米、强调沉浸体验的大店模式外,巡湘记也将试水约300平方米的中小型门店。欧阳俊平表示,小面积店虽在造景上适度简化,但仍会保留鲜明的湖南文化符号。首家260平米的小型门店即将登陆南京路世茂国际广场。在清晰的发展路径下,巡湘记将持续在坚守初心与探索创新之间寻找平衡,为消费者带来更丰富的用餐体验。

巡湘记以浓郁的湘西民族风情为底色,让食客步入餐厅即如置身湘西古镇。品牌始终秉持不盲目扩张、重品质、强体验的发展原则,持续优化运营细节,致力于将地道湘味与文化魅力传递给更多消费者。

文章来源:餐饮查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餐饮查,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0)
0/200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