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1 10:02
门店锐减超五成、闭店潮来袭,一批泰餐品牌遭遇发展瓶颈
文章来源:红餐网
太食獸、星叶南洋料理等泰餐品牌接连关店、收缩战线,背后原因何在?
太食獸、星叶南洋料理等泰餐品牌接连关店、收缩战线,背后原因何在?
“南京的太食獸是不是全关了?!”
近日,太食獸泰式茶餐厅(简称“太食獸”)被曝在南京的所有门店均已停业。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具备一定规模的连锁泰餐品牌,太食獸曾一度被誉为“泰餐界的标杆”。据红餐大数据显示,其鼎盛时期在全国门店数量超过60家。
今年以来,太食獸频繁传出闭店消息,已陆续撤出安徽、河北、甘肃、四川等多个区域市场。
密集闭店,一年内门店数量腰斩
2018年8月,太食獸在成都万象城开出首家门店,随后进军西安,并开设了包括大都荟店在内的多家分店。
彼时,国内主流泰餐厅多以传统泰国菜或泰式火锅为主。而太食獸另辟蹊径,采用“泰餐+茶餐厅”的融合模式,对泰国街头小吃进行本地化改良,推出如多拿虾饼、铁道市场盐焗鱼等招牌菜品,人均消费约100元。门店设计主打复古风格,通过老车站元素、热带植物与做旧墙面营造独特氛围。
凭借差异化菜品与高颜值空间,太食獸迅速在社交平台走红,新店开业常引发长时间排队热潮。

△图片来源:太食獸官方账号
2020年前后,太食獸进入高速扩张期,相继在上海、苏州、北京、南京、长沙、广州、深圳等城市落地首店。至2023年,全国门店总数突破60家,达到发展顶峰。
红餐网观察到,当时太食獸偏好入驻各地核心商圈的高端商场,如北京国贸商城、荟聚,长沙IFS、广州天环广场、苏州中心等。
叠加社交媒体热度——上海、南京、北京等地首店均曾出现4小时以上的排队盛况,太食獸迅速成为区域“人气王”,长期稳居大众点评美食榜单前列。
然而近两年,太食獸新开门店明显减少。
根据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信息,2023年太食獸首次进入合肥、贵阳、徐州、烟台四地。而2024年至今,仅在赣州新增一家门店,再无其他拓展动作。
与此同时,闭店消息却接连不断。
今年3月,合肥、石家庄的首店相继停业。
下半年闭店节奏进一步加快,陆续退出兰州、济南、贵阳、南京、深圳、广州等城市。其中贵阳、徐州等地门店开业尚不足一年便匆匆关闭。

△图片来源:大众点评截图
部分城市的在营门店数量也在持续缩减。
例如,北京原有3家门店,如今仅剩国贸商城店仍在营业;青岛、上海、苏州也均有门店关闭,目前各城市仅保留一家门店。
据品牌官方小程序显示,太食獸当前全国门店仅余20家左右。而红餐大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其门店数仍达50余家。这意味着,在短短一年间,其门店规模已缩水超过50%。
多个品牌集体遇冷,泰餐赛道失速?
与太食獸处境类似,近两年不少泰餐品牌也陷入经营困境。
今年7月,知名连锁品牌星叶南洋料理被曝部分门店停摆。公开资料显示,今年2月该品牌在全国仍有18家门店。但据大众点评最新数据,其在厦门、上海、宁波等地的门店均已歇业,现存门店不足10家。
更早之前,2023年底,素有“上海泰餐鼻祖”之称的simplythai天泰,已在南京、上海等多地关闭门店,并被曝出拖欠员工薪资、社保断缴等问题。
截至目前,其经营状况仍未见好转。
大众点评显示,2024年以来,天泰所有门店已陆续关停。企查查信息显示,其运营主体“上海天泰餐饮服务有限公司”已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11月更被列为被执行人并限制高消费,执行总金额达681.56万元。

△图片来源:企查查截图
成立于2021年的网红品牌迷你椰泰式大排档,高峰期门店数曾超300家。但近两年持续收缩,红餐大数据显示,目前仅剩60余家门店。
这一波泰餐品牌的集体退潮,折射出国内餐饮消费趋势的深层转变——“高性价比”正成为主流选择。
早期泰餐品牌多定位中高端正餐,如广州蕉叶、上海天泰与泰妃殿、北京荷花泰菜、深圳鑫泰、重庆泰香米等,人均普遍在120-160元区间。近年来,部分品牌因成本高、复购低而陷入困局,天泰、星叶南洋料理即为典型代表。
与此同时,一批主打“泰式小排档”风格的新品牌快速崛起,扩张势头迅猛。
例如泰破ThaiPo泰式小排档、居里泰式小排档等。其中,泰破成立于2023年,据大众点评,目前已在长沙、重庆、武汉、无锡等城市布局近20家门店。
红餐网注意到,这类新派泰餐强调街头泰式风情,人均消费控制在60-70元,通过简化装修、降低客单价等方式,构建更轻盈、灵活的门店模型。
总体来看,泰餐品类并未消失,只是在当前消费环境下,品牌需在产品品质、用餐体验与价格策略之间重新寻找平衡点。
本文由红餐网(ID:hongcan18)原创首发,作者:周飞飞;编辑:方圆。
文章来源:红餐网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红餐网,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