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加盟头条 / 价格跳水、拓店减速!“酸奶界爱马仕”光环褪去?

价格跳水、拓店减速!“酸奶界爱马仕”光环褪去?

2025.11.24 10:02

文章来源:红餐网

摘要:

面对市场变化与增长瓶颈,一批现制酸奶品牌开始另谋出路。

面对市场变化与增长瓶颈,一批现制酸奶品牌开始另谋出路。

曾经风光无限的“酸奶界爱马仕”,如今为何频频陷入风波?

11月20日,Blueglass Yogurt(简称“Blueglass”)母公司北京悦活餐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新增两条被执行人信息,执行金额合计221.63万元。

在此之前,该品牌因大幅调价已引发广泛关注。

作为一度风靡社交平台的网红品牌,Blueglass单杯售价曾高达49元,人均消费超40元,被冠以“酸奶界爱马仕”的称号。然而近期,其在外卖平台的部分产品售价已跌至22.9元,较原价缩水逾五成。

产品价格腰斩、母公司涉诉被执行,折射出其所处的现制酸奶赛道正经历深度调整。众多品牌或收缩门店规模,或尝试业务转型,以应对日益严峻的经营压力。

大幅降价背后,Blueglass扩张步伐明显放缓

红餐网查阅外卖平台发现,Blueglass热销的“小蛮腰”系列目前折扣力度显著。例如,原价54元的“小蛮腰油柑西梅青苹果味+黑松露饼干”现仅售23.9元,相当于4.5折;另一款“小蛮腰果冻橙冰乳味+膳食纤维燕麦脆”也从53.5元降至22.9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优惠仅限于外卖平台,线下门店及官方小程序仍维持原价。同时,参与折扣的产品数量也在减少——11月17日尚有4至5款折扣套餐,如今仅剩3款。

回顾品牌发展轨迹,Blueglass曾凭借高端定位迅速破圈。

自创立之初,品牌便聚焦“精致、健康、中产女性”群体,主打胶原蛋白、花青素、深海藻蓝蛋白、VC等功效成分,并辅以简约轻奢的门店设计,成功塑造高端形象。

2023年,现制酸奶迎来爆发期,Blueglass成为资本与消费者追捧的对象。彼时,其在多个城市首店开业均出现排队1-2小时的盛况。

△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然而,昔日的热闹已难再现,高价策略反而招致质疑。

今年以来,社交平台上“49元一杯的中产酸奶翻车”“网红高端酸奶凉了”等话题屡登热搜。不少消费者直言其为“智商税”“健康溢价”。

有业内人士分析,此次降价实为行业退潮下的被动调整,反映出整个现制酸奶赛道正面临激烈内卷与生存挑战。

红餐网观察到,身处舆论漩涡的Blueglass,开店节奏已明显放缓。

2021年,Blueglass完成超2亿元B轮融资,当时门店仅40余家,却立下“三年千店”的目标。

随后两年,其加速扩张:2022年新开46家,2023年更是达到峰值,全年新增70余家门店,并首次进入广州、无锡等新城市。

图片

△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进入2024年,Blueglass虽仍在多地布局首店,但扩张速度已不如从前。

据红餐大数据,2024年全年Blueglass新开门店约60家;2025年1月至11月,在长沙、南宁、长春等十余城开出30余家新店。目前总门店数突破210家。

对比2023年7月不足百家的规模,虽实现翻倍增长,但距离千店愿景仍有巨大差距。

热潮退去,现制酸奶品牌纷纷转型求生

2023年,现制酸奶从小众细分品类跃升为创业风口,Blueglass、王子森林·现酿酸奶、K22草莓酸奶等品牌迅速崛起,开店迅猛、热度高涨。

然而近两年,赛道明显降温,多数品牌增长乏力。

“一只酸奶牛”门店数量从2023年的1000余家缩减至当前760余家;王子森林在2023年融资后曾计划年底开出百家门店,但红餐大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其新开门店不足10家,关店却超30家。

事实上,中高端现制酸奶正遭遇双重困境:一方面,消费者趋于理性,30-40元的客单价在当前经济环境下缺乏竞争力;另一方面,早期依赖“健康概念”营销的品牌,近年频陷“伪健康”“虚高定价”争议,难以维系用户忠诚度。

面对困局,不少品牌主动求变,探索多元业态以寻找新增长点。

例如,今年7月,K22草莓酸奶推出“K22下午茶市集”,在保留核心酸奶产品的同时,新增薄饼、烤肠、土豆包等小吃与甜品系列。

据大众点评数据,短短4个月内,“K22下午茶市集”已在广州、佛山、南京、温州等地开出90余家门店,其中多数由原有K22门店改造而成。

图片

△图片来源: K22下午茶市集官方小红书

红餐网注意到,在头部品牌积极转型的同时,现制酸奶赛道并未完全沉寂,一批以差异化切入的新品牌正悄然崛起,“新中式酸奶”成为新热点。

如上海品牌“楼下酸奶”,成立一年多已在京、甬、常、苏等地布局40余家门店,产品涵盖酸奶冰沙、酸奶碗、酸奶茶等,人均消费20-30元。

被誉为“重庆酸奶天花板”的“李若桃手作酸奶铺”,目前已在川渝地区开出近60家店,并于2025年进军武汉、西安、青岛,全国门店突破80家。

此外,“宝珠奶酪”以“酒酿+酸奶”为核心,门店近百家;“懒山碗·云南手作酸奶”融合本土食材,已开出10余家门店。

△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这一系列调整与创新,预示着现制酸奶行业正迈向更理性、更注重产品力与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对于新入局者而言,通过精准定位与业态融合,仍有机会在细分市场中突围。

本文由红餐网(ID:hongcan18)原创首发,作者:李金枝;编辑:方圆。

文章来源:红餐网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红餐网,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0)
0/200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