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加盟头条 / 霸王茶姬、喜茶纷纷入局!年轻人带火“地域文旅奶茶”新风潮

霸王茶姬、喜茶纷纷入局!年轻人带火“地域文旅奶茶”新风潮

2025.11.24 10:04

文章来源:红餐网

摘要:

一批融合地域文化与旅游元素的特色奶茶品牌正迅速走红。

一批融合地域文化与旅游元素的特色奶茶品牌正迅速走红。

晚上8点,江西鲲茶万寿宫店内灯火通明,游客晓玲刚在社交平台晒出自己手捧“瓦罐浮梁雪山奶茶”的照片,便沉浸于店内汉服乐师带来的古风夜演中。对她而言,在景区打卡一杯具有地方特色的奶茶,早已成为旅行不可或缺的一环。

相似的情景也出现在泉州西街的霸王茶姬门店前。小李手握两杯“伯牙绝弦”,陪女友耐心排队,准备登上门店三楼的专属打卡区,留下属于他们的旅行记忆。

这些画面共同揭示了一个趋势:手持特色奶茶拍照打卡,已成为当代年轻人出游的标准动作。这一消费习惯,也助推了“地域+文旅”型奶茶品牌的快速崛起。

单店月入超百万、加速全国布局……“地域文旅奶茶”正强势突围

当传统茶饮深陷价格战泥沼之际,一批融合地域文化与旅游体验的奶茶品牌却逆势而上,不仅在本地市场爆火,更开启了全国扩张的步伐。

以江西鲲茶为例,其凭借仿古装潢、瓦罐奶茶及汉服演出等特色,在小红书引发超23万条讨论,抖音相关视频播放量高达4.6亿次。

△图片来源:抖音截图

线上热度迅速转化为线下客流。据品牌创始人透露,鲲茶万寿宫店月营收稳定突破百万元。目前,该品牌已在南昌、上饶、北京等地开出20家门店。

同样来自地方市场的云龙让茶,立足徐州,主打“一杯属于徐州的原创轻茶”理念,每开一家店即成区域热门。数据显示,其在徐州已布局8家门店,长期稳居大众点评饮品榜单前三,高峰时段排队时常超过一小时。

△图片来源:云龙让茶小红书截图

江西鲲茶与云龙让茶并非孤例,越来越多融合地域文化与旅游场景的茶饮品牌正走向全国:

苏州的梧桐姥姥,将吴语文化融入产品命名,吸引大量游客专程打卡。尽管主力市场仍集中在江浙沪,但已在全国开出近60家门店。

兰州品牌放哈,巧妙运用沙棘、青稞等西北特色食材,打造“甜醅子奶茶”,成为游客在中山桥畔打卡黄河风情的标配。目前,放哈全国门店已突破100家。

贵州的去茶山,则将刺梨、香禾糯等本地原料融入茶饮,掀起“黔式茶饮”热潮,两年内门店数量亦超60家。

面对这一趋势,头部连锁品牌也纷纷跟进,在核心景区打造融合地域文化的“景点式门店”。

例如,茶百道今年5月在成都宽窄巷子推出“探川觅饮”旗舰店,融合蜀绣、竹编、青砖灰瓦等川蜀非遗元素,开业首日排队超6小时,迅速登上同城热搜。品牌方表示,未来将持续复制“中国茶饮+地域文化”模式至更多城市。

△图片来源:茶百道官方微信截图

霸王茶姬则直接将门店设于浙江台州神仙居山顶,木质结构与山林云雾相融,被游客誉为“真神仙喝茶处”,社交平台上好评如潮。

据小红书数据,“地域+文旅”奶茶相关种草内容已超50万篇,成为年轻游客热衷的旅行体验之一。

为何“文旅奶茶”能持续出圈?

在红餐网看来,这类品牌的火爆,既受益于文旅消费的持续升温,也源于其在场景营造与产品创新上的精准把握。

首先是沉浸式场景打造。这些品牌深度还原地域风貌,强化文化代入感。

江西鲲茶万寿宫店整体采用仿古设计,木质门楣、瓦片屋顶、竹制桌椅、绿植字画等细节,处处彰显赣派建筑韵味。

△图片来源:江西鲲茶小红书截图

茶百道宽窄巷子旗舰店则以460平米复式空间,融入川西坝院风格,竹编吊顶、蜀绣墙面、掐丝屏风营造浓厚巴蜀氛围。其“上房揭瓦”露台可俯瞰连绵灰瓦屋顶,成为热门打卡点。

此外,放哈兰州西站非遗店以剪纸艺术呈现西北风情;喜茶广州永庆坊店还原岭南骑楼,并融入“三雕一彩一绣”工艺,均在社交平台获得高度关注。

其次,在产品层面,这些品牌普遍深耕本地食材与文化符号,实现味觉与记忆的双重联结。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云龙让茶围绕徐州两汉文化,推出“与汉书”系列茶饮,以“徐州汉茶·果茶”“徐州汉茶·奶茶”等命名,强化地域认同。

江西鲲茶的“瓦罐浮梁雪山”“瓦罐栀己雪山”等产品,直接关联景德镇浮梁、婺源等地名,让消费者清晰感知产地特色。

去茶山则系统化开发贵州本土原料,近年推出十余款含刺梨、抹茶等元素的产品,年采购贵州原料近1000吨,其中刺梨超100吨,山花牛奶达800余吨。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最后,跨界联动文旅IP也成为重要推力。品牌通过深度合作,实现文化与商业的双向赋能。

今年五一,益禾堂与邯郸文旅联名,推出成语主题杯套及汉服优惠活动,带动当地50家门店GMV同比增长188%。

霸王茶姬则将售卖点嵌入赤壁古战场景区,联名期间主推“伯牙绝弦”,杯身印有景区图案,实现文化体验与销售转化双赢。

此外,蜜雪冰城联名曲阜孔庙、书亦烧仙草携手三星堆、奈雪的茶合作故宫等案例,均通过定制周边(如杯套、冰箱贴)赢得年轻群体青睐。

热潮之下,“地域+文旅”模式面临同质化挑战

随着该模式走红,模仿者蜂拥而至,导致“地域文旅奶茶”陷入同质化困局。

许多新开门店仅简单套用“新中式”装修模板,缺乏文化内核,沦为元素堆砌。对此,品牌战略专家詹军豪指出,破局关键在于深入挖掘本地文化,并将其细腻融入空间细节,构建真正差异化的消费场景。

喜茶广州永庆坊店便是成功范例——未止步于表面符号,而是将岭南骑楼、满洲窗、趟栊门、“三雕一彩一绣”等元素有机融合,被游客称为“广州最美喜茶”。

△图片来源:小红书截图

产品端同样面临同质化风险。曾风靡一时的竹筒奶茶,因各地品牌快速复制,迅速从网红单品变为普通饮品,削弱了稀缺性与新鲜感。

红餐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唐欣认为,除非能打造长期经典产品,否则盲目跟风只会稀释品牌价值。他建议,应通过工艺创新(如融合传统茶艺与现代调饮技术)实现差异化。

此外,原料使用也趋同。去茶山以刺梨为标签后,黔苗妹、茶武纪、宜北町等品牌相继推出刺梨柠檬茶、刺梨冰咖等产品,加剧市场竞争。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在联名营销方面,詹军豪强调,应避免浅层符号嫁接,转向IP内涵与品牌价值的深度绑定。

例如,霸王茶姬近期在莆田的合作,不再停留于视觉联名,而是联合莆仙戏剧院,在主题店内上演非遗戏曲专场,让消费者边品茶边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引发本地网友强烈共鸣。

红餐网认为,餐饮品牌的长期竞争力,在于持续创造独特且契合消费者需求的价值。唯有做他人难以复制、用户真正看重的事,“地域文旅奶茶”才能在热潮中真正立稳脚跟。

本文由红餐网(ID:hongcan18)原创首发,作者:桂湘;编辑:李唐。封面图来源:图虫创意。

文章来源:红餐网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红餐网,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0)
0/200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