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5 10:04
排队三小时,单周营收破90万!这家山东烘焙新锐正快速布局全国
文章来源:红餐网
从区域标杆迈向全国布局,石头先生的烤炉现已拥有75家门店,正加速由山东向全国拓展。
从区域标杆迈向全国布局,石头先生的烤炉现已拥有75家门店,正加速由山东向全国拓展。
“离开济南最舍不得的面包——石头先生”
“周日上午10:40,现场估计有三四百人。”
“在天津排了3小时队才买到的面包店!”
……
工作日上午,天津鲁能城B1层,石头先生的烤炉门店外早已排起长龙,顾客们耐心等候“南瓜狮子头”准时出炉。暖黄色灯光映衬下,高颜值的新鲜面包吸引路人频频驻足。
在烘焙行业“各领风骚一两年”已成常态的当下,石头先生的烤炉却成为少数实现持续稳健增长的品牌。过去两年,该品牌走出山东,陆续进驻北京、上海、石家庄、西安、天津等城市,在完成区域扩张的同时,也验证了其单店模型具备良好的可复制性。
近期,借品牌成立11周年庆之机,石头先生的烤炉喊出“扎根齐鲁十余载,面包香启九州大地”的口号,正式开启全国化新征程。
75家门店齐开,一线与下沉市场同步推进
成立11年,石头先生的烤炉开店节奏并不激进。
2014年,品牌从济南一家主理人烘焙小店起步,秉持“取山地之材,做中国面包”的产品理念,先后推出“南瓜狮子头”“厚芋泥雪山包”“蓝米勒奶油面包”等明星单品,迅速在本地站稳脚跟。
但品牌并未盲目扩张。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它选择夯实内功,深耕山东本土市场。11年间,从济南首店出发,逐步覆盖青岛、烟台等核心城市,并于今年进一步下沉至泰安、济宁、临沂等省内三四线城市。截至目前,石头先生的烤炉已在山东16个城市开设49家门店。

在社交平台上,“山东必打卡烘焙店”“离开济南一定要带走的面包”等话题中,石头先生的烤炉热度始终居高不下。其在山东各地门店常年稳居大众点评城市面包烘焙热门榜前三。
在稳固区域基本盘的基础上,近两年,石头先生的烤炉开始发力全国市场。
2023年,上海首店落地,标志着品牌正式踏上全国扩张之路。
在北京这一烘焙品牌必争之地,石头先生的烤炉表现尤为亮眼。去年12月,北京首店入驻朝阳合生汇,开业一周营收即突破75万元,吸引超6000名消费者到店打卡,整月营收高达400万元。

北京首店的成功,充分印证了品牌在全国市场的潜力。此后,其在北京持续加码,目前已开出5家门店。
今年,石头先生的烤炉保持扩张势头,年内新增近20家门店,首次进入石家庄、邢台、邯郸、衡水、天津、西安等多个城市,成功将版图延伸至京津冀及西北地区。
与此同时,其在山东大本营依然活力十足。今年4月,济南万象城店升级为“魔法面包主题店”,开业一周营收达90余万元,市场热度可见一斑。

线上热度同样高涨。社交平台#石头先生的烤炉相关话题累计浏览量超4466万次,引发14.13万用户主动讨论,更有1.17万+篇用户自发撰写的探店笔记。
截至目前,石头先生的烤炉已布局华东、京津冀、西北等区域,门店总数达75家。
锚定10-20元主流价格带,以高质价比重构烘焙消费逻辑
在行业高度内卷的背景下,不少烘焙品牌靠低价抢市场,却往往陷入难以持续的困境。
事实上,单纯追求低价对品牌和消费者而言都是双输。如今消费者更看重“质价比”——即在合理价格区间内,获得超出预期的产品品质与体验。
红餐网观察到,石头先生的烤炉将单品定价控制在10-20元这一主流价格带,同时严控品质,通过原料升级、供应链优化与场景化门店设计,让高品质烘焙真正融入日常消费。
1、本土直采+国际原料,构建差异化认知
在产品策略上,石头先生的烤炉采用“本土食材直采+国际高端原料”双轨并行模式。
一方面,品牌选用法国总统奶油、英国蓝米勒奶油等全球优质原料,确保产品风味稳定且高品质。
据悉,石头先生的烤炉是国内首个与英国蓝米勒联名的烘焙品牌。“蓝米勒奶油面包2.0”上线以来,凭借醇厚口感与稳定品质,复购率持续攀升,全平台曝光量超1500万,首月全渠道销量突破15万个。
另一方面,品牌深入广西荔浦、山东泰安、金乡等地,直采芋头、板栗、大蒜等特色农产品,实现“从田间到烤箱”全程可溯源。这不仅保障了原料新鲜度,也让产品承载地域文化内涵。

此外,品牌建立了灵活的产品调整机制。以上海首店为例,初期直接照搬山东产品线曾遇水土不服,随后迅速引入法棍、德国碱水等更契合本地口味的品类。
为适配不同区域偏好,石头先生的烤炉将菜单划分为A类(必上)、B类(建议)、C类(可选),门店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搭配。这种精细化运营策略,有效降低跨区域扩张风险,提升市场适应力。
2、自建工厂+门店现烤,打造有温度的标准化体系
为保障跨区域扩张中的品质一致性与运营效率,石头先生的烤炉选择了一条“更重资产”但更具长期价值的路径——自建中央工厂。
目前,品牌已在山东泰安、浙江湖州、陕西西安布局三大自有工厂,支撑全国门店稳定供应。
区别于传统预制品工厂,石头先生的烤炉在工厂端完成和面、分割及18小时低温发酵制成冷面团等工序,再通过自有冷链配送至门店,而关键的烘烤与装饰环节则全部在门店现场完成。
该模式既能通过工厂标准化保障面团品质,又能让消费者品尝到当日现烤的新鲜面包。品牌还明确承诺“不售卖隔夜产品”,以细节赢得消费者信任。
据红餐网了解,石头先生的烤炉坚持“供应内链”原则:工厂仅服务自有门店,不对外供货;所有面包均为非预制,多数馅料亦自主加工。
例如,“蒜香法棍”所用蒜蓉酱,从大蒜清洗、去皮到打酱,均在自有工厂完成;芋泥馅则选用整块优质芋头,经削皮、蒸熟、手打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

这种看似“笨拙”的反工业化做法,虽成本更高、流程更繁,却确保了产品“健康、日常、家庭手作感”的特质,进一步构筑品牌护城河。
3、多元主题门店,匹配多样化消费场景
如今,烘焙消费早已超越果腹功能,成为传递情绪价值的重要载体,而场景体验则是放大这一价值的关键。石头先生的烤炉通过“标准店+主题店”的组合策略,为不同客群打造情感共鸣空间。
在标准店型中,品牌聚焦“日常消费”场景。以北京西单君太二代店为例,开放式操作台让消费者直观见证面包制作全过程,彰显品质自信;空间设计采用暖光照明与原木货架,营造温馨现代的氛围,契合日常购买需求。

主题店则成为品牌融入本地文化、制造社交话题的重要抓手。
如北京合生汇的“中国面包主题店”,融合中式元素与现代烘焙美学;泰山天外村的“泰山文旅主题店”,巧妙植入泰山文化符号,成为游客打卡与本地居民休闲的热门选择;还有济南万象城的“魔法面包主题店”、青岛金狮广场的“世界面包主题店”,均通过特色场景吸引多元圈层到店互动分享。
差异化场景打造,成功将消费行为从“买面包”延伸至“生活方式”与“社交表达”,助力品牌在新市场快速打开局面。数据显示,石头先生的烤炉会员平均停留时长较传统烘焙店提升40%。
进军全国,启动“三大”战略计划
历经11年沉淀,石头先生的烤炉已在产品力、品牌力与供应链体系上展现出穿越周期的能力。
这也为其开启下一个十年、冲刺全国市场注入充足信心。
红餐网获悉,未来石头先生的烤炉将持续深化全国布局,实现从区域强势品牌向全国性品牌的跃升。目前,品牌已在江浙沪、华南地区签约多家门店,预计明年陆续开业。

但其全国化并非简单复制门店或模式,而是核心能力的精准落地与深度本地化融合。
目前,品牌已制定清晰的发展路径。
在产品端,未来三年将启动“寻味中国”专项计划,组建专业研发团队深入全国各地,挖掘地方特色食材与风味灵感,推出系列“地域限定面包”。
“食材本地化、产品个性化”的研发思路,不仅能强化产品差异性,更能让面包成为地域文化的味觉载体,与各地消费者建立深层情感连接。

不仅如此,石头先生的烤炉还有更深远的文化抱负。
文化认同与情感共鸣,是品牌在全国化进程中保持独特辨识度的关键。为此,品牌推出“非遗共生”计划。
在11周年庆活动中,石头先生的烤炉已开启非遗融合实践:对山东传统鲁锦纹样进行现代化再创作,应用于冰箱贴、披肩及限定包装袋等周边产品,以年轻人喜爱的方式诠释非遗魅力。
未来,品牌将联动全国非遗传承人与手工艺人,把更多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产品设计与消费体验中。
对一个强调“温度”的烘焙品牌而言,规模扩张只是全国征程的数据体现。石头先生的烤炉更希望其品牌理念、对消费者的尊重与理解,获得广泛的情感认同。
品牌将以“焙爱同行”公益计划为纽带,聚焦弱势群体实际需求,开展定期探访、节日慰问、结对帮扶等活动,传递温暖与善意。
结 语
在消费趋于理性的当下,烘焙行业普遍面临增长瓶颈。石头先生的烤炉却逆势突围,凭借扎实内功与本土化创新,不仅成为山东烘焙标杆,更在进军京津沪等一线城市时屡创销售佳绩,为行业提供了可持续增长的典范样本。
站在新十年起点,石头先生的烤炉全国化蓝图已然铺展。正如其宣言:“扎根齐鲁十余载,面包香启九州大地”——这不仅是口号,更是品牌未来十年的坚定愿景。
而其深厚的内功积淀、灵活的本地化策略以及对地域文化的情怀表达,正是赢得市场认可与消费者信赖的根本所在。
本文配图由石头先生的烤炉提供,红餐网经授权使用。
本文由红餐网(ID:hongcan18)原创首发,作者:周飞飞;编辑:方圆。
文章来源:红餐网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红餐网,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