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4 18:18
回顾品牌李宁的发展历程,国潮拯救了李宁?
文章来源:网络
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互联网上最 大的热点莫过于东京奥运会和鸿星尔克,在民族情绪高涨的8月,恰逢鸿星尔克因为捐款爆火。而其中还有一个国货品牌曾经家喻户晓,回顾品牌李宁的发展历程,国潮拯救了李宁?
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互联网上最 大的热点莫过于东京奥运会和鸿星尔克,在民族情绪高涨的8月,恰逢鸿星尔克因为捐款爆火。作为运动鞋的忠实爱好者,Nick也“跟风”下单了一双鸿星尔克,经常研究球鞋的他,意外发现其不少款式在上脚体验感上并不输给一些大牌。
然而,作为00后的Nick可能记忆模糊,早在13年前的北京奥运会时,体操王子李宁作为火炬接力的最后一棒,在全球注视下点燃了圣火,而李宁作为国货品牌的优秀代表,一度风光无两。
不过,近期,羽毛球运动员陈雨菲在全运会比赛中右脚大脚趾被运动鞋划伤,有网友指出,划伤陈雨菲脚的鞋从外观上看,是今年李宁出的新款“鹘鹰Ⅳ女子羽毛球专业比赛鞋AYAR006-2”,官网售价为1099元。后来 李宁羽毛球微博回应称:“我们第一时间与浙江队及陈雨菲本人取得了联系,进一步跟进伤势和情况。”不过,李宁球鞋质量依然引发了大众的关注与担忧。
回顾品牌李宁的发展历程,其中两次走红都与奥运会有关。
1992年,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李宁作为中国体育代表团专用领奖服亮相,结束了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穿外国运动服的历史。此后,在连续三届的奥运会上,李宁都稳坐赞助商的“头把交椅”。
2008年,在奥运会开幕仪式上,李宁举着火炬以夸父追日般的形象去点燃圣火的同时,也点燃了国人对体育的空前热情,而李宁这家公司的品牌价值及影响力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但在后来的10年里,随着洋品牌进入国内市场,品牌李宁逐渐淹没在激烈的竞争中。提到李宁,多数人想到的是中老年晨练经典款、青年文化衫。
2010年,时任李宁公司CEO的张志勇决定对品牌进行重塑,走高端化、年轻化路线,将目标客群锁定在一二线城市年轻人群上,对标阿迪、耐克等国际品牌。
但在当时,李宁的主要消费群体大多是70后,年龄在35-45岁之间,这些人比当时尚处于求学阶段的90后更有消费能力,因此,李宁的转型策略也在一定程度上“激怒”了老用户,拉低了他们对李宁的好感度和消费欲望。
于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李宁都处于两边不讨好的状态,直到一个来自纽约时装周的邀请,打破了市场的僵局。
2018年,李宁在品牌前加上中国二字,以“中国李宁”身份登陆纽约时装周,主题为“悟道”,一改此前的严肃呆板,甚至有些土味的品牌形象,征服了国内和国际的市场。根据2018年的财报显示,当年李宁营收首 次突破百亿,同比增长18.41%,净利 润增长近四成。
而从2018年之后,中国李宁成功和李宁区分开来。
如今当年轻人在谈论李宁时,更多提及的是“中国李宁”。作为国潮品牌,“中国李宁”在设计上善用各种民族文化符号,也逐渐成为年轻人心中的国货代表,穿在身上能够产生一种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而“中国李宁”的成功也带动了李宁品牌的消费者好感度。可以说,国潮品牌热潮,「拯救」了李宁。
文章来源:网络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网络,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