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1 22:19
新零售:无人便利店vs自动售货机
文章来源:中国零售业博览会
中国零售业博览会(CHINASHOP2019)新闻资讯频道可查看零售行业最新动态、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最新研究报告、展会最新进展等第一手资料。
随着新零售的话题被不断讨论,便利店也再度成为投资创业领域的热门主题。
现阶段,很多资本都在关注便利店。那么,对于世界上每一个国家来说,便利店是不是一个确定的发展方向?便利店在其他国家和地区正在经历的发展阶段,对于中国而言是不是一种必然?
此外,未来零售的格局将呈现什么样的趋势和特点?哪些业态会是终极格局里的组成部分?哪些业态会慢慢衰落?便利店是不是一个终极的业态?除了便利店以外,零售行业还存在哪些机会?
带着这些疑问,来看看春晓资本创始合伙人何文在调研了上引水产、7-Eleven、罗森、全家等企业之后对零售业态新的思索。
无人便利店vs自动售货机
1)无人便利店本质是自动售货机
事实上,近期阿里巴巴旗下被密切关注的无人便利店,并不是真正的无人。通过我们的实地考察发现,其无人模式主要是指无人收银。在其几百平米的店内,一共有十几个业务员在维持现场秩序。
除了阿里旗下的无人便利店,被广泛关注的还有缤果盒子为代表的模式,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现场无运营人员。然而,我认为无人便利店本质上只是一种升级版的自动售货机。
2)无人便利店存在的问题
和传统的自动售货机相比,它的体积更大,消费者可以进去逛逛。但它的问题也非常明显。
在一个密闭无人的空间里,无人便利店天然存在很多问题:
第一,鲜食类商品便是无人便利店难以操作的,因为鲜食类商品天然需要运营人员在现场管理。比如7-Eleven常见的关东煮,在便利店里需要由专门的运营人员包好。如果让消费者自己去弄,购买的意愿会降低。
第二,鲜食类商品的毛利最高。纯鲜食类商品无人便利店做不了,只能切入半鲜食类,如面包。然而,因为没有店员在现场管理,天气热而造成的自然损耗很难控制。对于传统零售店来说,每到下午,就是鲜食类商品促销的时候。如果没有这种促销,商品的损耗会很大。
第三,无人运营会带来很多消费体验上的问题。付款环节要保证能够正常结算,这个过程中,对消费者而言存在一定的学习成本。目前,据我们所知,很多已有的无人便利店,不能一次进入太多人,都是挨个进去,先前进去的人在支付结算完成之后,离开门店,然后让新的人进来。
3)无人模式有待验证
今天我们看到的无人便利店,不能同7-Eleven去对比,因为二者的收入成本结构完全不同。这也注定了无人便利店的毛利水平,肯定达不到7-Eleven的水平。相比传统便利店,无人便利店的日销水平也低了很多。
与传统无人售货机相比,无人便利店的商品类别更多,收入可能更高。但是,在小区内找到这么一个合适的地方,也存在一定难度。
从历史经验来看,无人售卖机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在日本和西方广泛存在。然而,我们并没有看到过一个规模较大的连锁无人售货机企业。无人模式,意味着运营难度较低。这也意味着,进入的门槛较低。不同场景中,无人售货机的产权可能属于不同的业主。理论上只要我有地方,自己买一台机器就行。
总之,无人便利店有利有弊,目前还不好评判其能否成功,还需要更为详细的成本结构数据去验证无人便利店的商业模式。

文章来源:中国零售业博览会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中国零售业博览会,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