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加盟头条 / 《2025素食品类发展报告》发布:近80亿市场规模,新锐素食品牌借自助模式与年轻化策略打开增长新局

《2025素食品类发展报告》发布:近80亿市场规模,新锐素食品牌借自助模式与年轻化策略打开增长新局

2025.11.17 01:01

文章来源:红餐网

摘要:

为深入挖掘素食品类的发展潜力,红餐产业研究院携手素食品牌素满香共同发布《2025素食品类发展报告》。

为深入挖掘素食品类的发展潜力,红餐产业研究院携手素食品牌素满香共同发布《2025素食品类发展报告》。

近年来,伴随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公众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饮食结构的多样化演变,素食已逐步从边缘小众走向大众视野,成为餐饮市场中不可忽视的增长力量。然而,在行业快速扩容的同时,素食品牌仍面临连锁化程度偏低、产品同质化严重、供应链支撑体系薄弱等现实挑战,制约其规模化扩张。

当前素食品类的发展态势如何?呈现出哪些关键趋势?未来又将面对怎样的机遇与瓶颈?为系统解答上述问题,红餐产业研究院联合素满香推出《2025素食品类发展报告》。以下为报告核心内容节选。

素食品类迈入高速增长阶段,新锐品牌广受市场欢迎

素食通常指不含肉类、禽类、鱼类、海鲜等动物性成分及其衍生物,主要以谷物、蔬菜、水果、豆制品、菌菇、坚果、种子及植物香料等为基础食材的饮食形态(涵盖餐品、饮品及预包装食品)。根据细分标准,素食可分为纯素(不含蛋奶)、净素(不含五辛:葱、蒜、韭、薤、兴渠)及纯净素(不含蛋奶与五辛)。本报告聚焦于提供此类素食为主营业务的商业化餐饮服务形态。

本研究范围限定于狭义素食餐饮,主要包括中式素食正餐、素食快餐(含自助形式)、素食火锅及素食西餐等以提供一日三餐为主的餐饮品牌。

近年来,健康生活、绿色消费与多元饮食理念持续升温,素食相关内容在社交媒体平台热度不减。据巨量算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抖音平台“素食”“素食餐厅”话题累计播放量分别达37亿次和14.2亿次。同时,“素食”关键词在2024年1月至2025年10月期间多次形成搜索高峰。

除抖音外,素食话题在其他主流平台同样表现活跃。截至2025年10月,快手“素食”话题播放量达8.8亿次;微博相关话题最高阅读量突破5.5亿次。

此外,在政策支持与经济结构优化的双重驱动下,素食品类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一方面,作为低碳、健康的代表性饮食方式,素食受到国家“健康中国”战略的积极引导,顶层设计推动产业向绿色、营养方向升级;另一方面,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需求提升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协同效应,共同促进素食品类发展。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生活方式转变与食品科技进步,素食在消费认知、产品创新及运营效率等多个维度获得赋能,加速从小众偏好向日常饮食转型,并显著提升产业差异化竞争力。

在舆论热度、政策利好、经济环境与技术进步等多重因素推动下,素食品类实现快速增长。红餐大数据显示,2025年全国素食餐饮市场规模接近80亿元。截至2025年10月,全国素食门店数量逾4,000家,企查查数据显示相关企业存量达2,505家。

但需关注的是,95.1%的素食品牌门店数量不足3家,表明行业整体连锁化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从区域分布看,素食门店高度集中于消费理念开放、经济活跃的华东(32.7%)与华南(27.9%)地区,合计占比超六成;西北、华中等地占比较低。

按城市线级划分,新一线城市与二线城市门店占比分别为23.9%和21.6%;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均超过10%,显示出下沉市场潜力初显。

在竞争格局方面,一批新锐素食品牌迅速崛起。其中,素满香、莲海素食、素耕等平价品牌凭借高性价比与规模化布局,成为推动素食大众化的主力。截至2025年10月,素满香门店数已突破110家,位居行业前列。

与此同时,流布素锅、庆春朴门、沃野Oii等中高端品牌通过火锅、西餐或融合菜形式,精准切入年轻群体对社交、健康与生活方式的复合需求;而无味舒食、兰斋 LAMDRE、叶叶菩提等高端品牌则依托东方美学与文化体验,服务高净值人群,拓展素食在精致餐饮领域的边界。

总体而言,相较传统素食品牌,新派品牌更强调健康理念、生活态度与美学表达,借助现代化空间设计、社交媒体传播及贴近都市生活的消费场景,成功吸引年轻客群,并弱化宗教标签。本报告将以新派素食品牌为主要研究对象。

定位多元、自助模式兴起,新派品牌多维创新加速破圈

新派素食品牌在品牌定位、目标客群、菜单设计、价格策略及运营模式等方面展现出鲜明特征,正通过系统性创新突破圈层限制,向主流消费市场渗透。

1. 品牌理念与空间设计趋向多元、年轻与日常化

当前,新派素食品牌正逐步摆脱宗教语境,转向构建更广泛的消费认同。在品牌理念上,从单一禅意延伸至健康养生、环保可持续、时尚创意及生活方式等多维价值;在门店设计上,则分化为“年轻化”(强调视觉冲击与社交属性)与“日常化”(注重亲和力与功能性)两条路径。

2. 产品结构持续创新并细化

不同细分赛道的产品逻辑各具特色:中式素食正餐强调整体均衡与传统融合,素食火锅聚焦锅底研发与涮品多样性,素食西餐打造“正餐+休闲”复合体验,素食快餐则以高效、全面、营养覆盖多场景需求。

整体来看,各类素食餐饮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共同推动产品体系向精细化与创新化演进。

3. 自助模式热度攀升,平价素食自助广受欢迎

近年来,自助餐饮模式日益流行,素食自助亦成为细分赛道中的亮点。巨量算数数据显示,2023年1月至2025年10月,“素食自助”在抖音平台的搜索热度持续走高。

一批代表性品牌快速成长:素满香·全民食养自助已在全国开设超110家门店,覆盖宁波、杭州、深圳等地;一家素·多国料理则以人均约110元的中高端定位在杭州、深圳落地。市场呈现“平价规模化”与“精品体验型”并行发展的格局,推动消费层级多元化。

以素满香为例,该品牌2011年创立于浙江宁波,秉持“发展素食产业,助力全民健康”的使命,倡导低碳环保与可持续生活方式,近年持续获得市场认可。品牌先后荣获沙利文认证的“中国素食自助餐厅开创者”“全国累计服务人次第一”“素食自助领导品牌”等称号。

△图片来源:素满香

在业务模式上,素满香以堂食自助为核心,同步拓展外卖、素宴外场服务,并在所有门店布局零售商品及微信商城,近期更组建直播团队发力线上零售。多元渠道布局助力其从区域品牌成长为全国性连锁代表。

截至2025年10月,素满香门店数超110家,覆盖14个省级行政区、35个城市。其拓店策略聚焦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一线及重点新一线城市,同时深耕浙江本地下沉市场。

在定价策略上,品牌通过标准价、儿童价与会员价分层触达不同客群。依托清晰的价格体系与高价值会员权益,素满香已积累超40万会员,有效提升复购率,为持续扩张奠定用户基础。

菜品方面,单店通常提供约70道菜品,涵盖9大类食材、12个品类、15种烹饪技法及18种风味类型,并根据门店反馈每周优化菜单、持续推新,确保口味新鲜感。

为保障出品稳定性,素满香引入智能炒菜设备,实现标准化操作,提升出餐效率并降低对厨师个人技艺的依赖。供应链方面,蔬菜水果以本地直采为主,优质食材由合作农场直供;同时在浙江奉化自建中央厨房(净菜初加工)、素卤食品厂、包子米面加工厂,并在绍兴设立豆制品工厂,既保障品质与性价比,也带动地方农业与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经过多年打磨,素满香已形成成熟可复制的门店模型:标准店面积220~300平方米,配置员工13~17人,成熟门店日均接待600~900人,节假日高峰可达1,400人以上。

△图片来源:素满香

门店类型涵盖商场店、社区店、写字楼店及景区店,构建“商场—社区—商务—景区”四位一体的网络布局,覆盖全年龄段与多元消费场景。目前,核心城市以商场店为主,下沉市场侧重社区店,并计划拓展企业食堂、校园食堂等新型店态。

结语

总体来看,在消费升级与健康意识提升的背景下,素食市场展现出强劲增长潜力。未来,素食消费群体将持续向大众扩展,餐饮需求稳步上升。作为行业头部品牌,素满香将进一步引领素食餐饮向多元化、场景化与年轻化方向演进。同时,素食供应链将加速向本土化、高品质转型,构建更具韧性与竞争力的产业生态。此外,在数字化与社群运营深度融合的趋势下,素食品牌正突破传统线下局限,通过全渠道融合与深度用户运营,打造新增长引擎。

为帮助餐饮从业者全面把握素食品类发展趋势,红餐产业研究院与素满香联合发布《2025素食品类发展报告》电子版,现限时开放获取!

获取方式:关注“红餐智库”微信公众号,后台回复“素食2025”即可领取完整报告。

步骤一:关注【红餐智库】微信公众号;

步骤二:在后台回复“素食2025”即可限时获取本报告的完整版。

本文由红餐智库(ID:hongcanzk)原创首发,作者:红餐产业研究院。

文章来源:红餐网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红餐网,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0)
0/200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